2025年2月14日,據中證報訊報道,隨著金融強監管態勢的持續深化,千萬元級罰單頻現已成為今年金融監管的一大特點。截至2月13日,今年金融監管部門已披露1000余張罰單,罰沒金額累計超過3.5億元。這一系列大額罰單不僅反映了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也表明了金融監管“長牙帶刺”的決心和力度。
今年初,金融監管部門便開始密集開出多張大額罰單,釋放出強烈的強監管信號。例如,人保財險、泰康在線等機構因違法違規行為被罰超千萬元。此外,銀行機構也因信貸業務違規、內控管理不力等問題受到重罰。這些罰單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規范、貸后管理不到位、貸款“三查”不盡職等,顯示出監管部門對金融領域頑疾的精準打擊。
金融監管總局在最新一期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列表中明確指出,對于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事”、影響金融安全的“關鍵人”以及破壞市場秩序的“關鍵行為”,監管部門將堅決予以打擊。這種“雙罰制”(即對機構和個人同時處罰)已成為常態,進一步提升了違規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罰單不僅數量多,金額也普遍較大。例如,民生銀行太原分行因理財、貸款業務違規被山西銀保監局開出1710萬元罰單,其分行原行長等7人也一同受罰。這表明監管部門不僅對機構進行處罰,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體現了“應罰盡罰”的原則。
金融監管的高壓態勢不僅體現在罰款上,還體現在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全面覆蓋。監管部門重點關注股東行為、高管履職、關聯交易、負債業務、大額授信等多個領域,對重大違法違規問題零容忍。例如,2023年12月2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銀行機構檢查局在專欄之弦中強調,要持續強化檢查能力建設,確保監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與此同時,金融監管的“長牙帶刺”也體現在對支付行業的嚴格治理上。支付行業因反洗錢問題頻發而成為監管重點。例如,2024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機構因反洗錢問題被罰金額高達數十億元,顯示出監管部門對支付亂象的根治決心。
金融監管的高壓態勢還體現在對證券市場的嚴厲打擊上。證監會近年來加大了對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最高處罰金額接近1億元。這些舉措不僅震懾了市場上的違法行為,也為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金融監管的“長牙帶刺”還體現在對地方金融機構的嚴格監督上。例如,廈門國際銀行因信貸業務違規被廈門銀保監局開出千萬元罰單。這表明監管部門對地方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不減,特別是在房地產貸款等高風險領域。
金融監管“長牙帶刺”的持續深化,不僅彰顯了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也體現了金融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和強化的趨勢。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的進一步細化和科技手段的應用,金融市場的規范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